这个味儿对了。
标头
标头党为了找个趁手的挂机头真的煞费苦心,尤其徕卡M口标头的选择上,海量标头,各具特色,强者云集,选花了眼。
第一枚M口标头我选了ZM 50mm f1.5 Sonnar,彼时还是35mm党,喜欢拿徕卡35mm Summicron ASPH挂机,懵懵懂懂并不懂怎么欣赏松纳结构的焦外渲染;之后过渡到福伦达VM 50mm f1.2,想体会大光圈是否有特殊魔力,于是拍啥都是最大光圈怼上去;后来又入了徕卡Summicron 75m f2 APO,追求apo级高素质光学的刀锐奶化和放大400%数毛的极致细节。
某天翻看最早拿ZM 50 1.5拍的老照片,突然醒悟,不再纠结画面边缘那几根毛是否能数清,反而更看重画面整体的氛围感,对镜头基础指标祛魅,于是开始了玩老镜头的不归路:为了搭配徕卡M9的古早CCD传感器,先从同为松纳结构的尼康Nikkor S.C. 5cm f1.4 LTM开始怀旧,到手后惊讶于日系早期旁轴镜头的精湛做工,于是毫不犹豫又下单东京光学Topcor-S 5cm F2 LTM,想看看这枚镜头的焦外过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淘老镜头的过程中,逐渐成为坚定的标头党,目光也开始转向M口以外的标头:徕卡R口的两代Summicron 50mm(e43和e55),DKL口的小众宝藏头(施耐德xenon 50mm f1.9,福伦达赛破铜50mm f2),宾得K口“标头中的标头”的玄学代表大公主FA 43mm F1.9,以及M42口的顶级标头(蔡司凹玉ultron 50mm f1.8,斯坦海尔quinon 55mm f1.9)。
这么多标头里,如果让我只选一枚,那还得是徕卡Summilux 50mm f1.4(E43/E46 Pre-ASPH)。
版本
这里来简单回顾下徕卡M口50mm Summilux的历史版本:
- 第一版V1(1959-1961):光学结构源于更早的50mm f1.5 Summarit(“美人镜”,自带柔光,自动磨皮)。光圈叶片据说有16或12枚。
- 第二版V2(1961-2004):曼德勒博士觉得第一版不够好,于是设计了七片五组结构的第二代,这套设计如此成功,以至于连续生产了将近半个世纪。期间在1992年有一次小改款,光学结构不变,但滤镜口径从43mm(E43)增大到46mm(E46),最近对焦距离从1米缩减到0.7米,并内置了遮光罩。这一小改款有时也被称为E46 Pre-A或者V3。光圈叶片为12枚。
- ASPH版(2004至今):引入非球面镜片和浮动镜组,由Peter Karbe博士设计。Peter在采访中说过这枚镜头虽然没标APO但其实有APO设计元素,且上文所述的75mm Summicron APO的光学设计原型就来自这枚Summilux 50mm ASPH。光圈叶片9枚,收光圈会有锯齿状光斑。2023年,徕卡新发布了ASPH版的小改款,光学结构相同,但把最近对焦距离从0.7米缩小到0.45米,同时增加光圈叶片到11枚来改善被人诟病的焦外光斑形状的问题。
做工
由于太喜欢曼德勒博士设计的V2了,在已经有了E46 Pre-A后,我又入手了最早期版的E43:一枚1962年产的白银头,且自带原厂uv镜/黄镜/红镜/nd镜。早期的E43镜筒由黄铜打造,对焦环是带凹槽的坑纹设计,和1956年推出的Rigid(拥有“最美标头”的美誉)的设计如出一辙,算是上世纪中叶镜筒设计的流行风格,非常戳我;后期E43为了节约成本去掉坑纹改成铝合金制作后就没了这种古典神韵。除了设计,优异的做工也不得不提:早期版E43延续了徕卡黄金时期的极高标准,和Rigid一样,光圈环和对焦环严丝合缝毫无旷量,同时对焦环手感和光圈环手感细腻,阻尼恰到好处。相比之下,E46 Pre-A镜身的光圈环和对焦环都会更显松弛。类似区别我也在徕卡机身上见过:我的M3是1959年生产的,做工就比稍后期推出的M4更精密紧致。上世纪中叶的徕卡真是意气风发,一口气推出这么多传奇的顶级器材。
风格
E43和E46 Pre-A的光学结构相同,出片都很有“氛围感”,背景虚化属于很润的像颜料在水中化开的感觉,同时略带旋焦,古早味十足;在保证中心锐度的同时,焦内到焦外的过渡以及暗部到明部的过渡又做到了细腻且富有层次,和现代镜头追求的“凌厉干脆”的风格不太一样。用这枚镜头接在徕卡M9上拍照,会有种画油画的错觉。
E46 Pre-A
如果要找区别,两枚镜头用下来,能感觉到E46 Pre-A出片的锐度,颜色和色彩纯度都更靠近现代ASPH镜头的风格,这大概和E46 Pre-A上更新的镀膜技术有关。
E43
E43小巧的身段让人带出门毫无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