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ntents

标头不嫌多,聊聊最近新入的三枚镜头(徕卡,东光,宾得)

 ·  ☕ 12 分钟 · 👀... 阅读

遇到好看小巧的白银标头就管不住自己的手 ¯_(ツ)_/¯

👆
新镜头合照: 👆

标头党の心痒

经过一个世纪的历史积淀,从战前到战后,从欧洲到亚洲,不计其数的厂家为徕卡L39螺口和M口积攒了海量的镜头,这其中,50mm的标头焦段向来是各家必争之地,涌现了很多值得玩味的精品,实属标头党的福利。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就介绍过我很喜欢的一枚上世纪50年代由尼康(当时还叫日本光学Nippon Kogaku)生产的徕卡螺口镜头: Nikkor-S.C. 5cm F1.4 LTM。这颗镜头是历史上首枚光圈达到1.4的35mm小画幅民用量产头,虽然规格来到了1.4,但实际使用最大光圈下像差还是有些过于炸裂,只能挑合适的场景扬长避短,全开和收光圈基本就是两枚头,我大部分时候默认会收到大概f1.8来拍。镜头虚化是比较典型的带“笔触感”的松娜结构焦外,跟一众双高斯的味道蛮不一样,适合白天扫街挂机。比较强的二线性在CMOS传感器上容易显的“乱”,但在拍黑白胶片时反而会因为二线性更富有层次感。所以打开这枚镜头的正确方式还得是胶片,数码机我一般只接在M9上利用CCD的“油润感”跟这枚镜头的低反差来互补。

👆
M3 with Nikkor-S.C. 5cm F1.4 LTM: 👆

本以为有了这枚小巧的标头,玩玩松纳结构的古典成像也就收心了。奈何作为标头党,遇到小巧好看的白银镜头总会心痒,就想尝尝别的标头拍出来是什么模样。

没管住手,一口气收了三枚。

“新瓶装旧酒”:徕卡Summilux-M 50mm F1.4(E46 Pre-a)

大名鼎鼎的徕卡E43,一般指由曼德勒博士设计的第二代Summilux-M 50mm F1.4,该镜头自1961年发售起,光学设计横跨40年未变,在近半个世纪中为人追捧,实在是经典中的经典。

原本我是想入手一枚后期方字黄金镀膜版E43的,但机缘巧合之下,遇到有人把这枚成色相当好的黄铜制银色Summilux 50mm E46 pre-a挂出来,没想太多就入了。徕卡E46 pre-a,即专指这枚第三代的Summilux-M 50mm,其中pre-a也就是pre-ASPH之意,说明是2004年ASPH版Summilux 50mm发布前的这一代。Pre-a从1992年生产到2005年,光学设计沿用了第二代E43 Summilux的结构,但镜桶使用了更现代化的设计语言:改成了46mm的口径的直桶造型(第四代ASPH版沿用该口径,所以也标了E46),自带遮光罩且最近对焦距离缩短至0.7米(第一第二代都是1米),体积比E43略大,比ASPH短一截。可以说,pre-a是新瓶装旧酒,但装的是醇香醉人的好酒:在pre-a更实用的现代外表下,继承的是近半个世纪积淀而来的古典内核。

👆
左:日福nokton VM 50 f1.2 ASPH;右:E46 pre-a: 👆

为什么要品尝这口老酒呢?主要还是ASPH/APO设计的现代镜头对现在的我来说太“刺激”了:焦内刀切,焦外奶化,边缘锐利,像场平坦;平淡无奇的场景经过现代镜头的渲染,成像出来都纤毫毕现,在画面每个角落都塞满远超肉眼可见的海量信息。这么玩了一圈下来,似乎是审美疲劳,又或者是肠胃老了消化不良,反正大鱼大肉没什么胃口,就想吃点清淡的。可清淡不是寡淡,味道虽淡,还要有回味,才配得“清”字。这个回味,对这枚pre-a来说,似乎就蕴藏在焦内焦外过渡区的那一点点细微差异,焦外渲染的那一点点没有完全“化开”的似有似无的“立体感”,以及说不上来为什么总之就是会觉得pre-a出片更“油润”的心理暗示中。听起来很玄学,不过反正是拿来挂在最玄学的M9上使用,索性就玄学到底,玩的开心最重要。

上机照

徕卡E46 pre-a镜桶简约,造型流畅。即使这枚银色是黄铜制的,比黑色重不少,但挂在带有原装手柄的M9上依然很和谐,没有头重脚轻的感觉,平放在桌面上也不会“点头”。

👆
pre-a接M9: 👆

👆
pre-a接M9: 👆

如果把pre-a接在更小巧的M3胶片机上,虽然平放在桌面会“点头”,但毕竟pre-a还是比最新的ASPH版summilux短一截,实际拿在手上感觉也还算平衡的。

👆
pre-a接M3: 👆

👆
pre-a接M3: 👆

👆
pre-a接M3: 👆

样片

其实论光学素质和镜头设计做工,pre-a绝对是我一众老镜头里最强的,很多指标同一众ASPH设计的现代头比也一点不差。当然,价格和新镜头比也不遑多让就是了。由于是接近千禧年发布的镜头,pre-a既要照顾当时胶片机的银盐成像原理,又要为未来的数码传感器作相应的优化,所以在这枚镜头上,既能品尝到老镜头的古典味道,又在很多指标达到了现代镜头的门槛。把它接在M9这台徕卡在胶片转数码的探索时期摸索生产的CCD过渡机型上实在是太合适了,毕竟两者都秉承着胶片审美倾向打造而来。对了,就像M9的CCD虽然出片很毒但有传感器腐蚀的潜在风险一样,pre-a也有镜头后组胶合镜片脱胶的潜在问题。真的不论优点还是风险,M9和pre-a都如出一辙啊。水深,经验不足者慎入。

数码样片(机身M9)

👆
M9样片: 👆

👆
M9样片: 👆

👆
M9样片: 👆

👆
M9样片: 👆

👆
M9样片: 👆

👆
M9样片: 👆

👆
M9样片: 👆

👆
M9样片: 👆

👆
M9样片: 👆

👆
M9样片: 👆

👆
M9样片: 👆

👆
M9样片: 👆

胶片样片(Fujifilm Acros II)

👆
pre-a接M3样片: 👆

👆
pre-a接M3样片: 👆

👆
pre-a接M3样片: 👆

👆
pre-a接M3样片: 👆

👆
pre-a接M3样片: 👆

👆
pre-a接M3样片: 👆

👆
pre-a接M3样片: 👆

👆
pre-a接M3样片: 👆

👆
pre-a接M3样片: 👆

👆
pre-a接M3样片: 👆

👆
pre-a接M3样片: 👆

👆
pre-a接M3样片: 👆

👆
pre-a接M3样片: 👆

👆
pre-a接M3样片: 👆

👆
pre-a接M3样片: 👆

👆
pre-a接M3样片: 👆

特调焦外的古早味:东京光学Topcor-S 5cm F2

上周小红书上推送了一篇笔记讲这枚东光Topcor-S 5cm F2 LTM,据说也是一枚比较玄学的头,看着不错就顺手下了一单。入的这枚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叶发售的早期银色版,带无限远锁定。简单开个箱,对比前文提到的E46 pre-a和Nikkor 5cm F1.4 LTM:黄铜质感,手感扎实,重量跟尼康差不多,都很压手。当年这枚镜头是随Leotax机身一同发售的,所以金属镜头盖上是Leotax的标志。镜头盖做工不错,内置植绒,但也许是年岁已久装在镜头上有些松垮,我自己稍微箍紧了些才不会滑落,这点不如尼康那枚遮光罩的卡扣设计。光圈调节的手感比尼康更好,段落感明确声音清脆,但我这枚的对焦环比较生涩,估计是太久没使用润滑油干了,这点比较遗憾。

👆
pre-a,东光,尼康: 👆

👆
pre-a,东光,尼康: 👆

同为徕卡螺口,F1.4的Nikkor居然做的比东光这枚F2更小一点,不知该归功于当年尼康优秀的机械设计还是松娜结构天生的体积优势。现在东京光学(Tokyo Kogaku)和日本光学(Nippon Kogaku)都在手,还挺有集邮的成就感。

👆
金黄色镀膜: 👆

👆
东光挂在M3上还是很和谐的: 👆

👆
东光挂在M3上还是很和谐的: 👆

关于这枚镜头名称中的那个“S”,据Alice(r.i.p)在老镜诊断室里分析,是当年东光设计师在研发镜头时,为了凸显“立体纵深焦外”的描写性能而特调过的设计(结构原型应该依然是基于双高斯的对称设计)。我接在M9上随意捏了一张室内尼康和东光的对比图,同样是f/2光圈,相同曝光参数。颜色上,尼康明显更暖一点。焦内东光反差会大一点,中心锐度我感觉差不多都够用,边缘画质也符合当年老镜头的表现,两者应该都是当年徕卡螺口标头里表现优秀的代表。焦外由于镜头结构不同,味道很不一样:尼康过渡区有“圣光”,慢慢变虚形成笔触感很强的松纳焦外,东光感觉是缓慢绵密地化开(过程中反差并不会降低),在有纵深的场景里应该才能更好的表现其立体描绘能力。二者都有旋焦,在远景出现光斑的场景下能拍出很有旋焦特色的片子。

题外话

👆
徕卡IXMOO黄铜胶卷盒: 👆

跟东光一同入手的还有这个徕卡官方出品的小众胶卷盒。黄铜制,做工非常好,很适合喜欢自己在家分装电影卷的资深胶片玩家(或者像我一样没钱一盒盒买胶片只能一次直接买100ft或者400ft的穷玩选手)。如果你之前好奇过为什么徕卡M胶片机的底盖在胶片盒那一端有一个带缺口的凸起圆盘,那么答案就是为了配合这个IXMOO,实现开启底盖时能联动密封已经曝光的胶片的功能。在知道了这个底片盒的工作原理后让我不得不佩服徕卡当时的设计匠心。

使用这种黄铜胶片盒最大的好处是保证不会刮伤底片和长久的耐用性。可惜这种胶片盒由于是特殊的尺寸设计,只能装在徕卡M胶片机身里使用。我试了下并不能塞进尼康机身里(毕竟非徕卡品牌的胶片机也不会提供底盖联动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在IXMOO之前徕卡还推出过名为FILCA的胶片盒,是专门给徕卡螺口机使用的。两者很像但FILCA不兼容M机,所以有兴趣入手的话一定要注意甄选,很多时候卖家自己也搞不清楚两者区别会随便乱标。

数码样片

这个周末去了趟纽约上州的私人湖景民宿,带着东光接在M9上随意拍了几张。大部分拍的是朋友就不传上来了,放一点静物照。以后再拿它拍点胶片试试。

👆
M9接东光Topcor-S 5cm F2: 👆

👆
M9接东光Topcor-S 5cm F2: 👆

👆
M9接东光Topcor-S 5cm F2: 👆

👆
M9接东光Topcor-S 5cm F2: 👆

👆
M9接东光Topcor-S 5cm F2: 👆

👆
M9接东光Topcor-S 5cm F2: 👆

👆
M9接东光Topcor-S 5cm F2: 👆

标头中的标头:宾得大公主(和随之而买的胶片机身们)

最新一枚标头,便是号称“标头中的标头”的,宾得大公主SMC Pentax-FA 43mm F1.9 Limited。关于这枚镜头没什么好介绍的,宾得K卡口最值得玩的就是三公主,网上相关的介绍非常详细了。我本来只想统一标头的卡口,收一枚徕卡螺口版本的大公主接在M9上使用,体会下平川純设计的玄学。但又是一个机缘巧合,发现这枚银色日产大公主被挂在了网上,按镜头编号一万出头来算大概率是早期含铅版本的,索性决定原汤化原食,先把最玄学的含铅大公主买下来,再慢慢物色个趁手的胶片机身给她作驸马。选驸马只考虑胶片机,一是因为宾得全画幅数码机K1我觉得太沉太厚了,不高兴带出门;二是因为大公主光学素质并不算高,最佳表现还得在胶片上呈现,毕竟当年设计这枚镜头的时候就不是按MTF曲线指标导向而来的,反而是真的拿着镜头拍胶片,对实拍样片进行分析作出优化选择后的产物。

👆
尼康FE2对比宾得LX: 👆

第一个驸马候选,自然是宾得唯一的专业旗舰LX。奈何买回来一台发现坑真多,可靠性这么差难怪当年干不过尼康😂。LX最常见的问题是因橡胶垫片老化导致的反光板粘连,我这台是后期版本,但无可避免也出现了这个问题。考虑到这个问题在每次按下快门后都会出现,即使只是粘了那么零点几秒不影响曝光,但体验实在败兴,就懒得折腾退掉了。我对比了下,其实这台LX比我的尼康FE2都要小一点,能在这样体积下集成那么多旗舰机的功能是真的厉害。对比尼康同时期的机皇F3,两者做工其实都很扎实,但就内部材料用料可靠性这一点来说,F3要强太多了。如果宾得肯继续开发LX到第三代,估计也会很可靠,只可惜LX就这么一代,可能也就最后期发布的LX 2000限定款会优化下可靠性问题了吧。

👆
宾得ME Super跟大公主有色差: 👆

私心认为,搭配大公主最好看也最好玩的机身是限量香槟银色的钛版LX。只可惜钛版的LX太贵了,实在招不起这个驸马。既然银色LX买不起,不如找一台便宜的银色机身,于是就入了小巧的ME Super,顺便又试了下45度裂像倾角的ME Super SE。结果买回来发现ME Super的冷银色跟大公主的香槟银还是有色差,并不太搭。而且手动档时靠按钮来更换快门速度的操作很麻烦,远不如转盘直观方便。宾得设计师当年不知是为了节约成本还是为了标新立异,总之这是个很糟糕的设计。

👆
ZX5n跟大公主颜色一致: 👆

👆
ZX5n跟大公主颜色一致: 👆

最后想了想,香槟银色的大公主,果然还得跟同期发布的同样小巧的香槟银MZ-3最配。可惜MZ-3当年没有在北美发售,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MZ-5n(北美型号叫ZX-5n):塑料机身没啥做工可言,不过倒是小巧轻便,操作很直观,类似现在富士XT系列的用法。颜色上跟公主头的香槟银非常搭,色差很小。MZ接公主头还能白送个自动对焦功能(虽然螺丝刀对焦有点吵毫无优雅感)。

👆
ZX5n转接赛破铜: 👆

我入这台机身还有个私心,是想要转接我的一众dkl白银镜头。所以为了实现方便的手动对焦,又淘了一台成色很新但反光板有问题的MZ-M(北美型号是ZX-M,MZ系列里的低端阉割版手动对焦机,自带一块同尺寸裂像屏)当零件机,就图那块裂像屏。考虑到日期后背现在也过期用不上了(装上电池,19年之后就轮回到94年了;当年厂家是觉得自己造的相机都撑不过25年么?),顺便也把MZ-M的简易后背给换上。所以现在这台MZ-5n既可以用大公主自动对焦,又可以转接赛破铜/xenon等DKL口镜头裂像屏手动对焦,非常方便。

👆
备胎配件机:ZX-M: 👆

胶片样片

目前只用大公主拍过一卷黑白胶片,用的是Ilford HP5。以后拿她多拍点彩负。

👆
大公主胶片黑白照: 👆

👆
大公主胶片黑白照: 👆

👆
大公主胶片黑白照: 👆

👆
大公主胶片黑白照: 👆

👆
大公主胶片黑白照: 👆

👆
大公主胶片黑白照: 👆

题外话

跟旗舰LX普遍因为反光镜橡胶垫片老化出现粘连问题一样。MZ系列塑料齿轮⚙️基本或早或晚都会断。我这台ZX-5n是eBay上正好遇到一台师傅换过金属齿轮的,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也正因为塑料齿轮普遍会坏掉,MZ系列的口碑在北美非常差。其实本来我第一台数码单反就是宾得K5,对宾家还是很有感情的,只可惜玩过一圈尼康徕卡禄莱哈苏之后,发现宾得有个最大的问题是:喜欢耍“小聪明”却在大是大非上问题上策略失误:小聪明是说,宾得机身设计经常有很多精巧的构思,不管是小巧的体积,还是细腻的手感,都会让人有拍照的欲望,是真的很懂摄影爱好者的心理。大是大非问题则让宾得这个品牌慢慢没落,比如LX定位专业旗舰,却因为橡胶垫片材料问题而导致不可靠;又比如MZ系列明明各项功能都设计完善,但偏要在最核心部件的材料上缩减成本使用塑料,导致机身可靠性也就比一次性相机好那么一点,非常败坏品牌形象;再比如数码单反时代迟迟不上全画幅,等微单都崛起了K1才姗姗来迟,彻底做到了在单反领域“一家独大”。可能就是因为“太懂”爱好者心理了,才明白大部分爱好者的预算有限,于是一味迎合爱好者,不断压缩成本降低可靠性吧。从M42时代的单反王者,到独守单反的没落荣光,宾得能苟到现在也是不容易。

您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