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ntents

徕卡SL(Typ 601):转接M口镜头的体验

 ·  ☕ 8 分钟 · 👀... 阅读

用徕卡出品的第一代全幅无反万能插转接手动对焦的M口旁轴镜头是怎样的体验?

背景

共享L卡口的马徕松联盟目前最受摄影爱好者诟病的一点,就是“祖传反差对焦”带来的差强人意的自动对焦表现。和目前对焦第一梯队的索尼佳能相比,马徕松联盟的机身普遍只采用反差对焦,在单次对焦中的表现倒不差,只是CMOS传感器上相位对焦点的缺失导致机身在连续对焦时非常不可靠,容易追丢目标,且经常出现焦距抖动的情况。简而言之,相机的连续对焦很不好用。

有什么办法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么?有的,很简单,那就是直接放弃使用相机的自动对焦,改用手动对焦,完美避开缺点😛。

一旦舍去对自动对焦和镜头防抖的执著,便可以相对容易的得到小巧镜身和优良画质的兼得。徕卡M口的众多旁轴手动镜头很好践行了这个理念。我是从M口的徕卡M9,徕卡M4,巧思RF这么一路玩过来的,但有时候旁轴和胶片玩多了,难免想再找个现代点的无反机身玩转接。由于M口旁轴镜头的法兰距较短,转接到无反相机上时,成像经常会出现红移和崩边的画质劣化现象——这也是之前我把旁轴镜头转接到索尼A7一代时的体验:拍出来的画面总感觉很脏很糊,跟在M9上直出照片的通透油润相比差异巨大。这篇知乎帖子较为全面的讨论了目前解决转接时画质劣化的方案。

正所谓原汤化原食,转接M口镜头,徕卡自家的无反当然会专门优化:徕卡在推出SL(Typ 601)时特意强调其支持徕卡所有的旁轴M,单反R和中画幅S卡口镜头。这枚2400万像素的CMOS传感器针对旁轴镜头有特殊设计的微透镜,再考虑到SL沿袭了徕卡祖传的去低通设计,以及理论上由于相位对焦点的缺失而无需担心成像像素被挤占后带来的画质下降,用SL转接M口旁轴镜头,理论上会是个不错的选择。然而,当2015年10月20日,SL作为L卡口首台全画幅无反上市时,售价竟高达$7450。彼时大法家推出微单里程碑的A7Rii刚两个月,和索尼的"微单"相比,徕卡的SL顿时被笑称为“巨单”。平板机身和简单线条,再配合黑粗长的24-90变焦头,在下面这张上手图里让人感到这相机好似一大块板砖插在粗粗的下水管道上:

简而言之,发售时SL基本就是个又贵又丑的笑话,被很多人嗤之以鼻。包括当时的我在内。很长一段时间里,想转接,我都是用A7一代凑合,主要玩的还是胶片和旁轴相机。

前段时间,我心血来潮想把积灰许久的A7送去kolari改薄滤镜玩玩,搜了下发现最近二手SL的价位竟已跌到$2000,差不多是发售价的2.5折了,索性就搞了一台来玩。

然后就真香了。

做工

马徕松联盟的相机貌似喜欢走极端,下有最小全画幅无反机身的适马fp,上有硕大堪比单反的松下S1H。2015年SL刚推出时也算是最大全幅无反了。来看看fp和SL两个机身的对比:

↑fp
对比: ↑fp

↑SL
对比: ↑SL

(题外话,我也试过转接M镜头到fp上,发现虽然适马fp没有低通滤镜,但可能CMOS前的滤镜还是偏厚,画面边角成像依然比SL要糊。)

SL一代的机身是一整块阳极氧化工艺处理过的铝铣出来的,让人感觉机身设计是从包豪斯学院的毕业作品直接拿出来用,严格遵循了“形式追随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的理念。也许是为了把机身极简主义的设计发挥到极致,SL机身上除了开关键,其余所有按钮都无铭文。第一次用会一头雾水——这可能跟机身上每个按键都可自定义的设计有关。机背后面的按键布局跟徕卡中画幅S系列一样,按键虽少但可以定制为自己顺手的功能,而且每个自定义键都被赋予了短按和长按两种功能,让可操作按键数量变为实体按键(7个功能键,一个对焦拨杆)的两倍,实际用起来并不会因为按键太少而感到不方便。

↑就是一块手感细腻的巨沉的铝砖加上了一个简单弧形的手柄
机身正面: ↑就是一块手感细腻的巨沉的铝砖加上了一个简单弧形的手柄

↑机顶的LCD显示参数一目了然
机身顶部: ↑机顶的LCD显示参数一目了然

↑除了左上角的开关键的on/off,没有一处铭文
机身背面: ↑除了左上角的开关键的on/off,没有一处铭文

↑两张SD卡槽,上面的卡槽支持USH II的高速卡
机身侧面: ↑两张SD卡槽,上面的卡槽支持USH II的高速卡

↑全尺寸HDMI接口好评,但麦克风和耳机接口需要额外付费买专用转接头差评
机身侧面: ↑全尺寸HDMI接口好评,但麦克风和耳机接口需要额外付费买专用转接头差评

我把正面的logo用黑胶带贴上后,整台机身漆黑一片,让“丑丑”的设计不至于太高调张扬。这里我给“丑”打上了引号,因为一旦真的上手相机实体,就会发现徕卡SL其实是耐看的:一方面归功于徕卡一贯的极其扎实的做工;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种和传统相机迥异的设计需要时间来适应:SL的机身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性过度,一切都是从功能角度出发作出的选择,并被精简到极致。从这个角度看,近期发布的SL2和SL2-s的机身设计反而多了些向传统致敬的味道,更加符合人们对相机造型的固有认知,但也缺少了一点设计的前卫性:第二代机身由两块金属拼装而成(机顶一块铝合金,机身一块皮革包裹着的较轻的镁合金),相机卡口和军舰部有更多装饰性的过渡设计。总的来说,一代更个性前卫,二代更均衡周到。

转接

目前我手上的M口镜头有四枚:

  • ZEISS Biogon T* 21mm f/2.8 ZM
  • ZEISS Distagon T* 35mm f/1.4 ZM
  • Voigtländer Nokton 50mm f/1.2 Aspherical VM
  • LEICA APO-SUMMICRON-M 75 f/2 ASPH
↑zm21 2.8, zm 35 1.4, vm 50 1.2, lm 75 2 apo
M口镜头: ↑zm21 2.8, zm 35 1.4, vm 50 1.2, lm 75 2 apo

这四枚镜头如果接在旁轴机身上,会显得头重脚轻,但是接在SL上,看上去就很和谐,把相机平放在桌面丝毫不会“点头”。转接我用了迦百列的近摄环,可以进一步缩减最近对焦距离。

↑转接zm21,这支广角口径很小,在SL上显得有些秀气
ZM 21 2.8: ↑转接zm21,这支广角口径很小,在SL上显得有些秀气

↑转接zm35,大小很合适,不点头
ZM 35 1.4: ↑转接zm35,大小很合适,不点头

↑转接vm50,较粗较短的镜身配合SL的机身很和谐
ZM 50 1.2: ↑转接vm50,较粗较短的镜身配合SL的机身很和谐

↑转接lm75 apo,漆面和颜值还是徕卡的镜头最般配
LM 75 2 apo: ↑转接lm75 apo,漆面和颜值还是徕卡的镜头最般配

最后再对比下接上原生L卡口的镜头的样子:

↑没了转接环,整体性更高
sigma 45 2.8: ↑没了转接环,整体性更高

↑适马的这支45定非常短小,毕竟最大光圈只有2.8
sigma 45 2.8: ↑适马的这支45定非常短小,毕竟最大光圈只有2.8

拍照

低感光度下SL的出片非常通透细腻。高感一般但够用。巨大明亮的取景器大部分时候使用峰值对焦就足够。如果想要精确对焦,配合对焦拨杆的放大对焦体验也非常优秀,操作逻辑比之前我用索尼A7转接时要简单很多:举起相机,右手拇指点按一下对焦拨杆,取景器中心就会100%放大到全屏,拇指上下左右移动对焦拨杆便可进一步选择放大区域。整个过程右手握姿没有变化,一气呵成。这种把AF键和对焦拨杆合二为一的设计既简化了机身按键又提高了操作效率。类似设计的还有后拨轮,也是让拨动和点按两种操作合为一键,把普通相机上的曝光模式转盘集成到了后拨轮里,让右手无须改变握姿即可调整相机的曝光模式。

以下是随拍的一些样片,有些是RAW简单调整曝光后转出的jpg,有些是直出jpg。为方便网络发布均经过缩图处理。

↑
zm21 2.8: ↑

↑
zm21 2.8: ↑

↑
zm35 1.4: ↑

↑
zm35 1.4: ↑

↑
zm35 1.4: ↑

↑
zm35 1.4: ↑

↑
vm50 1.2: ↑

↑
vm50 1.2: ↑

↑
vm50 1.2: ↑

↑
lm75 2 apo: ↑

↑
lm75 2 apo: ↑

↑
lm75 2 apo: ↑

↑
lm75 2 apo: ↑

↑
lm75 2 apo: ↑

↑
lm75 2 apo: ↑

↑
lm75 2 apo: ↑

略微拉一下曲线的照片:

↑
zm35 1.4: ↑

↑
zm35 1.4: ↑

↑
zm35 1.4: ↑

↑
zm35 1.4: ↑

↑
zm35 1.4: ↑

↑
zm35 1.4: ↑

↑
lm75 2 apo: ↑

↑
lm75 2 apo: ↑

↑
lm75 2 apo: ↑

↑
lm75 2 apo: ↑

↑
lm75 2 apo: ↑

↑
lm75 2 apo: ↑

录像

SL录像4K时是Super 35mm传感器尺寸,规格是8 bit 4:2:0,最高支持UHD 4k 30fps或者DCI 4k 24fps,内录码率大概在100Mbits/sec。用全尺寸HDMI接口外录的话规格上升到10 bit 4:2:2。下面的录像由zm 35和75 summicron apo拍摄,后期软件裁切防抖,仅供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机身菜单里摄影和录像的界面逻辑是分开的,机身上方的快捷按钮一键转换,切换起来很方便。总的来说,视频能力在当年发售时算是很厉害的,放到现在是落伍了但日常倒也够用。

另外再说一下视频颜色和宽容度。根据cined的测试,sl宽容度只有大约9档,跟松下S5和索尼A7Siii的12档相比差距很大。我在拍摄大光比视频的时候也发现即使使用了L-log,高光部分也很容易过曝,需要很仔细的针对场景和参考直方图,做好主体曝光对象的取舍并尽量向右曝光。但另一方面,一旦曝光准确了,在ISO 400以下,就可以获得非常纯净具有电影感的画面(400以上会开启强制降噪画质会糊一些。这点在cined的测试中有提到,还专门跟索尼A7sii和Arri AMIRA的画质做了比较)。所以理论上来说,为了最大发挥低感光度时的优秀画质,这台相机没准挺能胜任在严格控制光线的剧组环境里干活的,不知道有没有人这么干。

总结

用了大半年,我感觉在转接M口手动旁轴镜头这个小众领域,SL的使用体验其实挺不错:

  • 虽然第一眼很丑,但是极端优秀的做工还是让人愿意握在手里
  • 除了开关键,其余键位均无刻字,机身极简主义很合我口味(真机拿在手上看多了,觉得造型还有点酷酷的感觉)
  • 清晰明亮的取景器即使放到6年后的今天依然可以排在第一梯队
  • 转接手动镜头时点按对焦拨杆自动放大画面,让手动对焦的操作流程非常顺手(接长焦镜头时比黄斑对焦容易很多)
  • 静态画质在低ISO时非常优秀,高ISO画质日常够用,视频参数日常使用足够
  • 菜单操作逻辑简单明了,键位自定义程度很高

新出的SL2和SL2-s由于加入了机身防抖,转接M镜头的体验相比SL应该会更好,不过据说色彩调教上SL这块CMOS会更接近M9 CCD的浓郁油润感。其实考虑到传感器前置玻璃的厚度,无反相机里适合转接M口镜头的除了官方支持的徕卡SL系列就剩尼康的Z系列了(最近M转Z口的自动对焦环也上市了),让Z6ii也成为目前转接M口镜头的热门候选。

另一方面,无反转接固然好玩且适用面广泛,但平时随身携带一台原生M卡口的小巧旁轴依然会比SL轻松很多,且通过OVF黄斑对焦的体验也让人在日常拍摄时更有玩味感——这种体验是使用EVF精确对焦的SL不能提供的。心态上,我使用旁轴相机的心理负担会少很多,拍照时会更随意感性;而使用无反的SL,端起机身透过EVF精确的构图和对焦,让人不自觉会在拍摄时更理性严肃。所以这两类机身其实是互补的,同时拥有,共用同一套M口镜头,就可以根据需求随时接在合适的机身上了。

您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