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ntents

徕卡 APO Summicron-M 75 ASPH (11637)

 ·  ☕ 5 分钟 · 👀... 阅读

75mm焦段

在徕卡众多镜头里,35mm和50mm应该是最为人熟知的两个黄金焦段,众多传奇镜头扎堆在这里。记得网上看到过一句话,说这个世界有两种人,一种是用35mm镜头的,另一种用50。所以当我发现手头的徕卡35 2A长年挂在机身上,而那枚蔡司50 1.5只在半身人像或者静物拍摄这类需要较小透视畸变的场景才会从相机包里掏出来用,我知道我是更偏爱35视角的那类人。

其实最近本来是打算把35 2A升级下,换个更快速的ZM 35 1.4或者新出的VM 35 1.2 v3,却阴差阳错在Adorama搜到75 Summicron(二手价2000刀出头),才发现在75mm这个小众焦段,即使是APO+ASPH的身段,价格却比50 2AA便宜很多。考虑到35mm跟50mm视角其实并没差太多,倒不如和75mm来的更搭配,就索性把手头的蔡司50 1.5出掉,补钱置换了这枚75 Summicron APO (11637)。

在旁轴的世界里,75mm这个焦段出现的时间蛮靠后的。徕卡是从M4-P(1981-1987)这代开始才在取景框中引入的28mm和75mm框线。跟着一起推出的是Dr. Werner Mandler在1980年设计的那枚经典的75 1.4 Summilux。据说之所以有这枚“奇葩”的75mm镜头全是因为Mandler他老人家作为总设计师很喜欢这个焦段,然后徕卡就由着他造了75mm焦段的镜头并在M4-P中更新了75mm的取景框线。而后,在2005年推出的这枚75 Summicron双A头是徕卡现任设计师Peter Karbe基于现行版50 1.4 Summilux ASPH设计的,所以不管是镜头造型还是成片风格都非常像50 1.4A,可以看作是其体积和焦段的略微放大版。

↑Engineer Draw
结构: ↑Engineer Draw

参数

↑
参数: ↑

↑七片五组,双高斯结构,浮动镜组设计
镜片: ↑七片五组,双高斯结构,浮动镜组设计

↑
MTF曲线: ↑

↑
镜头畸变和暗角: ↑

↑
景深表: ↑

镜头

↑比35 2A高
装镜头的软袋: ↑比35 2A高

↑
镜头底盖: ↑

↑
镜头顶盖: ↑

↑遮光罩可以抽出并旋转锁定
自带遮光罩: ↑遮光罩可以抽出并旋转锁定

↑这枚是无6 bits编码的
底部接口: ↑这枚是无6 bits编码的

↑只有9片,小光圈时光斑会呈现多边形
蓝色镀膜和光圈叶片: ↑只有9片,小光圈时光斑会呈现多边形

↑还是比较和谐的
转接在SL上: ↑还是比较和谐的

↑顶视图
转接在SL上: ↑顶视图

↑重心在镜头前部,机身无法放平
接在巧思RF上: ↑重心在镜头前部,机身无法放平

↑镜头较长不如35 2A来的和谐
接在巧思RF上: ↑镜头较长不如35 2A来的和谐

测试

双A镜头的锐度早就听说很高,但是这次实际体验了下发现是真的高。下图我是收光圈到4左右拍的,分别截取画面的中心,中部和边角,全都非常锐且没什么紫边。桥左边有三个小黑点,是三只海鸥,我是拍完回看照片才发现的,可以明显感到把这枚75接在SL上,那片2400万像素CMOS限制了解析力的进一步提高。

↑远处的Manhattan Bridge
原图: ↑远处的Manhattan Bridge

↑细节丰富
画面中心: ↑细节丰富

↑中部偏上的桥顶,反光部分很清晰
画面中部: ↑中部偏上的桥顶,反光部分很清晰

↑中部靠左的三只海鸥,拍的时候完全没注意到
画面中部: ↑中部靠左的三只海鸥,拍的时候完全没注意到

↑边角非常清晰
画面右上角: ↑边角非常清晰

下面是全开光圈近距离的画质测试。

↑光圈2.0,接近最近对焦距离0.7米,景深很浅
原图: ↑光圈2.0,接近最近对焦距离0.7米,景深很浅

↑键盘托的凹槽内灰尘清晰可见
焦平面内: ↑键盘托的凹槽内灰尘清晰可见

↑两种键帽的质感区别,以及上面的灰尘
焦平面内: ↑两种键帽的质感区别,以及上面的灰尘

试完就感觉双A头素质不是吹的,可以当"望远镜/显微镜"来用了,风光党/数毛党福音。

最后再来一张眩光测试,硬怼光源依然还是会有的:

↑
眩光: ↑

样张

数码

以下照片都是把75接在SL机身拍摄RAW后转JPG得到的,只是压缩尺寸到长边1800px,无调色无裁切。SL的直出颜色还是很好看的。部分图可以看到焦外表现属于很柔的化开的感觉。

样片:

样片:

样片:

样片:

样片:

样片:

样片:

样片:

样片:

胶片

胶片测试时我把75接在了巧思RF上,用的是两卷过期一年的富士业务用100和富士C200。不得不说,75mm框线和50mm的太容易看错了,我最开始经常用着用着就忘了虚线框才是75mm,用外面那圈50mm的线框取景。参考下面巧思RF的取景器框线示意图,可以看到75距离50的视角不算太远,可以对比下后面那张图里更小的90焦段框线。

↑50(实线)和75(虚线)的框线非常靠近,很容易看岔
取景器框线: ↑50(实线)和75(虚线)的框线非常靠近,很容易看岔

↑28(实线)和90(虚线)
取景器框线: ↑28(实线)和90(虚线)

75基本快到我黄斑对焦的极限了,开大光圈的时候景深非常浅,很容易就没对上焦。在旁轴胶片机上用长焦非常费眼睛。这类镜头还是用SL按对焦拨杆直接放大对焦友好很多。下面的胶片因为景深太浅或多或少有些脱焦,但可以看到冷锐的75aa头和胶片的温暖质感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出来的效果很迷人。

胶片样片:

胶片样片:

胶片样片:

胶片样片:

胶片样片:

胶片样片:

胶片样片:

胶片样片:

感受

用过之后,我觉得75mm小众也算是有原因的:室外场景下,50比75稍微广那么一点,就有更多构图的灵活性,特写镜头则用更进一步的90mm能剔除更多干扰。有个说法是介于两者之间的75可能更适合室内的人像摆拍。

但既然介于两者之间,75或多或少可以当个“万金油”去兼顾50和90的用途。我的感觉是,之前用35扫街,出片率比较高的距离大概是正面走来的行人距离我半辆三箱汽车的位置或者更远,而这支75的拍摄对象则大概落在汽车单行道对面或更远些。

除此之外,由于这支75 APO最近对焦距离是0.7米,比徕卡90焦段的1米近不少,具有更大的最大放大倍率(1:7),所以配合镜头相当高的锐度,还蛮适合拍特写的。我现在基本把它一直挂在SL上,配合近摄转接环,会经常拿来当半个微距头用。目前这套35+75的组合还是蛮互补的,加上一枚偶尔会用到的zm 21 2.8,基本覆盖我常用的拍摄需求。

您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