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ntents

创作欲望本质是什么?

 ·  ☕ 2 分钟 · 👀... 阅读

创作欲望的产生也许多种多样,但我觉得最强烈的创作欲,或者说根植创作欲望最深处的动力,来自于深陷内心的恐惧。

转自之前的一个知乎回答

创作的前提是有一个创作者。而创作者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其自我意识的觉醒。

当"我"这个概念第一次觉醒,并看到不远的将来无可避免的死亡,瞥见了无法忍受的"虚无",明白了稍纵即逝的"存在",“我"就会本能的渴望继续存在下去,恐惧"自我"这个概念的消亡。

《月亮与六便士》里,Strickland说

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我的理解是,溺水的恐惧源于对自我意识消亡的抗拒,把心中幻象固化在画板上,便是将一部分自我意识凝固,让这一瞬的精神超越时间的侵蚀,无异于在虚无之水中造一叶救命扁舟。

不同于生物本能靠两性结合繁殖后代来延续基因/物质层面的自我,意识/灵魂层面的"我"一旦觉察到自我的存在,在"活下去"的本能推动下,会渴望通过精神层面的自我复制/自我映射,将一部分自我固化为某种虚幻的实体(诗词,音乐,雕塑,写作,数学…)。这种投影自我意识的行为,某种角度来说其实是如同《西西弗斯的神话》般的徒劳。然而创作者只需要有渺茫的希望就足够自我安慰:自己的作品将比自己有限的生命在时间尺度上活的更久,或在某种自我评价体系上比过去的自己站的更高,只要能让自己在虚无之海上稍事喘息,这就足够了。

我无端的猜想,达芬奇放下画笔看着蒙娜丽莎朝自己微笑时,米开朗基罗雕完大卫像最后一刀时,牛顿推导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最后一个公式将天地万物用数学关联时,贝多芬将脑海里的第九交响曲最后一个音符记在谱纸上时。。。那一瞬间内心如释重负,又有些许慰藉,也为寻求下一刻的解脱埋下了创作的种子。

您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