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ntents

一个油腻中年大叔在儿童节的胡思乱想

 ·  ☕ 3 分钟 · 👀... 阅读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我总是料想,那些没有荒碌一生的人,大概在自己的16岁乃至更早的青春时代,就已经养成了基本人格,看透了很多人世运行的规律,形成了对待外界的基本处世方针,并萌生了串起自己一生行动的原始信念。所以,在二十之前就确定了事业的中心,在二十出头就崭露头角,三十而立,凭借身体,智力和心态相互平衡,逐渐来到成熟的巅峰,在自己的领域内走到时代的前沿,作出自己的贡献,为时人所知;运气好点,还能做出开创性的工作,为后人所知。

于是照这么回顾自己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的乏善可陈的庸碌人生,看到了一个资质平凡者,沿着升学、考试、实习、找工作这么一条社会环境中的稳定成长路线,规矩而短视的走着,如果遇到分叉,就以一套符合当时认知的简化了很多变量的模型预测最多两年后的人生轨迹,得到各分支的评估分数,其值大概由70%世俗定义的成功和30%个人定义的乐趣匹配度组成,然后沿着这个naive的路径规划算法,跌跌撞撞的被各种机缘和时代洪流裹挟着,滚到了现在的坐标,靠每周五天每天八小时写码搬砖的脑力劳动,挣一口饭钱不至饿死。所以目前最大的成就,就是费了25年,在父母、老师、朋友、各类机缘巧合的帮助和支持下,挣扎着总算在社会上找到一个脆弱的平衡点,凭自己劳动付出的那点微不足道的苦力,来抵消自己生活的各类消耗,苟活于一时。

照这么继续看下去,按75岁的预期寿命来算(目前中国男性平均寿命是74岁,这里加一岁凑整倍数),那么我还剩两个25年的时间资产。考虑到50岁后的身体素质和思维活跃程度都会缩水,最后那25年的资产有效转化率可能还得打个6折。这样算下来,实际可支配的时间资产只剩40年,再扣除吃饭睡觉之类杂七杂八的事情,那份“没几天可活了”的紧迫感又袭上心头。我其实在浑浑噩噩中早已过了“趁早”的时候了。

但又会瞎琢磨,所谓“出名要趁早”,大概是建立在动态看待心智成长的构想上:15岁看懂微积分,和25岁理解它,这之间的差距不只是线性时间上的十年,还有十年间伴随年龄窗口而来的各种机会对人心智和视野的冲击,导致最后可能呈现出指数级的差别。如果原理果真是这样的,对我这种业已荒废25年人生的平庸者来说,也许倒还有一丝希望:如果能保持10年前的年轻心态,把现在的自己当做是10年前的自己穿越时空而来,以少活十年为代价,凭空获得过去10年积攒下来的人生阅历和经验,便站在了一个提前迈入社会自力更生的15岁短寿少年的视角看待世界。有点英年早逝的意味。

自然,就想起了《Whiplash》里的经典对话:

-I’d rather die drunk, broke at 34 and have people at a dinner table talk about me than live to be rich and sober at 90 and nobody remembered who I was.
-Ah, but your friends will remember you, that’s the point.
-None of us were friends with Charlie Parker. That’s the point.

需要指出的是,人生的抉择并不是这么一道:die greatly or live peacefully的简单二选一: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无数心怀勇气的理想主义者选择了die with greatness,最后的结局只是die with nothing,一无所有。我相信,历史中有太多的Charlie Parker,纵使才华横溢依然湮灭于时间的洪流,穷愁潦倒的度过短暂却并不耀眼的一生,在生命之火即将熄灭之际,回顾往昔,只安慰自己道,

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您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