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其实很能理解李诞所说的虚无感和享受孤独,同时也真的无法理解在面对生活的残酷真相时,许知远为何能做到熟视无睹般的“享乐主义”——总觉得小时候只要是曾真诚而严肃的思考过存在和虚无的人,心里面总会有一份沉重的无力感,让自己哪怕处在最快乐的情绪中,也会在下一秒就回想起那份挥之不去的,找寻不到意义的荒谬感。所以当李诞说,他不能做自己,要不然就见不到他了;而那种喝3块一瓶的啤酒40岁老死在内蒙古小屋里的生活,也行。
是真的,也行。我信。
这种“没劲”的感觉,很熟悉。当他又赶紧补充说,
不要享受悲凉。忧伤不牛逼,自我陶醉罢了。
我把这种拒绝深陷苦思的行为理解成是一种活着的惯性。因为本能的知道一直这么陷下去会走向自我灭亡,所以求生的本能会抵触这种倾向。只是那份沉重的虚无就笼罩在心头,自我意识无论逃去哪里都能感受到它投下的阴影。
无路可逃。所以“底色悲凉"1。
二
作为一个兴趣使然的b站up主,我很真切的感受到,在自顾自瞎折腾的投身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和同好交流的时候、在看番的时候看到或者发出几条吐槽的弹幕让人会心一笑的时候、在面对虚构的人物却献上比面对现实世界更多的热情的时候,所能感受到的片刻的轻松与温暖。虽然李诞的吐槽大会在我看来有点用力过猛,不符合我心中对吐槽理应穿插在日常生活中起调剂作用的定位(吐槽还得专门开个大会,还开这么多期,这本身就槽点满满),所以看了两期就觉得尬的不行,不过想到那么多源自二次元的网络流行语向主流文化迈进时都有变味,倒也可以理解。
李诞在台上以艺人的身份表演的时候,是最自由的时候。在聚光灯照耀下,阴影暂时消失,他终于可以鼓起劲,暂时忘掉了“也行”。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每次策划、练习、录制、剪辑、后期,最后发布视频到b站上,作为一个up主时,所感受到的源自创作的热情。是种“在好好活着”的感觉。
很欣慰。
三
许知远感慨说,当下的社会只有一种话语体系占主导,缺少多样性。我其实觉得,多样性是在那里的,缺的是不同体系之间的交集和对话。虽然网络上信息获取和思想交流的成本很低廉,但我们上网一般只会前往自己圈内那一亩三分地去交流,而圈子与圈子之间是割裂开的。百家都在,只是都在各自的营地默默的鸣,没有去争,也没有争的必要——咱圈内人交流的好好的,干嘛要去别的圈子刷存在呢?
宅在圈子里,大家玩的很开心。而虚拟的世界这么美好,好像那荒谬的现实也变得有点萌萌的了呢
(๑•̀ㅂ•́)و✧
四
我知道,这种“萌”只是在转移注意力。一旦天黑了,一个人,仔细想想,又会在深夜的浅色床单下痛哭2。可能我真正认同的,还得是那句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所以在心底深处,其实还是心软的给“永恒”留了一间庇护所,即使接受了一切都会烟消云散,也还保留着以奉献的名义去追求的可能。
于是想起马东和李诞都说过类似“相信科学,相信技术进步”这样的话。但很明显,技术固然一直在进步,人心却没那么容易改变。这是个娱乐至死的年代;而在技术的帮助下,甚至比波兹曼写书的时候更娱乐。我虽然希望怀着真诚的初衷,愿意相信凭借技术的力量,明天会更好。但其实又明白,我所在的码农圈纵使理想主义的成分会多一些,但大家最不缺的就是理性,时代真的就是这样,并不会有多少余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年头,谁还那么自恋呢。
五
其实我有想过,如果要死,最浪漫的死法是什么样的。 现在的答案依然是,像Charles Strickland那样,耗尽最后的气力完成最后的作品,然后一把火将自己和作品全烧掉。
-
源自《十三邀》许知远对话马东 ↩︎
-
源自曾博 我与清华的差距在哪里? - 小勃勃的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