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价比中低端单反宾得K70开箱及像素位移模式简单测试。
唠叨
手握宾得,过去几年经常会思考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是否要灭门?曾多次因为对全画幅的向往、对大光圈镜头的渴望、对快速对焦的执念、对轻便微单系统的认同而准备灭门。考虑到轻便机身和全副这两点,没得选,就准备皈依索尼大法,守护姨夫微笑了。机型和镜头都选好了,就等着A7 iii上市,配上Zeiss FE 55和Loxia 21,后面的镜头慢慢补齐。
然而,作为抚摸党,手握HD DA15和HD DA70,对于这两枚limited饼干镜头,总还是有些不舍。宾得的相机和镜头进入数码时代之后,在参数上从来不是顶级的。但是这家公司造出来的镜头和相机,总能让我因为其优秀做工和独特的设计而产生认同感。这有些像任天堂倡导的“满屏游(ma)戏(sai)性(ke)”之于索尼微软的3A大作、马自达业已停产的转子发动机之于市面常见的往复式发动机。有很多缺点,但其固执坚守的优点却让人愿意忍受缺点为其买单。(所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宾得跟理光GR的性格还是很相投的。)我觉得相似气质的还有Fuji,同样是深耕APS-C画幅的厂家,Fuji感觉要更文艺更“情怀”些。复古机身一度也让我有买个X100t或者X-pro2的冲动,或者冲着摄影摄像的平衡性,入个X-t2也不错。再加上Fuji的镜头普遍有着大光圈,定焦的素质也都不错,其实在选镜头这方面要比宾得少很多纠结(我主要考虑定焦。比如宾得在35mm焦段就能让人纠结很久,能看的也就一个小薇-DA 35mm F2.8 Macro Limited,不过也就能拿来拍拍静物)我觉得网上很多人吐槽宾得镜头群,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作为基本沦为“品玩”级别的品牌,宾得的价值只能是建立在摄影爱好者基础上的。以“干活”的眼光看宾得,得出的结论一定是“全身上下都是缺点”,被喷也就在所难免。但是作为摄影爱好者,购买器材其实也是在为自己品玩器材背后的“情怀”买单。要是每一次摁下快门都能让自己产生快感,每次看着机身和镜头的搭配相得益彰协调美满就能产生审美上的愉悦,然后每次回家还能留下照片,然后这照片的画质还很不错,那么这笔钱也就值了。而这也许也正是limited镜头的价值所在吧——相比起单纯的镜头,其背后的理念其实是少讲一分光学参数,以换回多出来的一分精致小巧的类似工艺品的那么一种味道。归根到底,定位很重要。拿一把汤匙去铲地又嫌汤匙容量小,这种事情还是少做为好,以免自讨没趣。
考虑到自身的需求对于全画幅并没有那么强烈,也出于对手中GR ii的喜爱,我对同在理光门下的宾得的情怀还是蛮认同的。加上自己第一台单反就是宾得K-5,在因为偶然而多看了一眼TCSTV的那期宾得K-70的评测后,情怀作怪,心中长草,反正又不贵,于是就下单了。宾得这套系统还是先别急着灭门,留着当个怀念吧。
参数
以下是K-70的参数和基本介绍:
和同级单反相比,K70亮点大概有:高感、约100% 0.95倍大视野取景五菱镜取景器、无低通滤光镜、三防功能、1/6000秒快门、三轴防抖系统、-3EV自动对焦
开箱
配套的修图软件Digital Camera Utility 5 (DCU5) 只能随机附送的CD安装,官网只提供下载升级包,要找光驱安装这点略坑爹。更坑爹的是目前Adobe暂不支持像素偏移的RAW,只能使用这个巨难用的DCU5来解。
沿袭自K-s2的快门灯环。跟理光自家的GR ii一脉相承。
TCSTV里面Chris吐槽说手小的话会握不住,我手大感觉还好。但相比起来原来K-5握感确实会更偏紧致。
像素位移测试
- 场景一:室外
可以看到树干和背后房屋的细节在开了像素位移后明显更多。
- 场景二:室内
对于这种近景貌似开像素位移提升也不算很大。
- 场景三:开启像素位移后ISO测试
总结
对于这款相机,我看重的是这么几点:可翻转屏幕、14bit RAW文件、4.5级防振、搭载同全副K-1相同的像素偏移模式、WiFi。
这样的配置,作为继承K-50的后续机型,相比自家旗舰K-3ii,我觉的相对短板的几点也就:
- 无肩屏
- 非全金属机身
- 无内建GPS
- 对焦和测光系统沿用K-5那套,速度不如K-3ii
这四点了。然而这四点对我而言并不重要——
- 肩屏取消了无非就是换个看参数的习惯
- 虽然塑料机身但依旧三防还能轻便些
- 实在想要GPS实现天体追踪功能就买个o-gps1也是可以补救的
- 对宾得的对焦早就弃疗了想要拍运动题材就算是K-3ii那套也根本不够用平时反正也习惯了中心点对焦再构图
所以对这样一款性能和画质均达到要求的机身,卖这个价钱,还要什么自行车(尤其画质还这么扎实,应该可以排到APS-C的前五名)。唯一有些遗憾的是糟糕的视频表现。横向对比同级别的佳能尼康索尼,没有强烈对焦和视频需求的话,优势很多非常具有性价比。